媒体动态

致力于研究并开发世界领先的安全泄压解决方案

安全泄压技术领导者,米乐体育安卓版拥有国内国际领先的专利和技术

媒体动态

西方坦克头顶高额悬赏来援俄军表示手中“短号”已饥渴难耐!

时间: 2023-12-03 19:46:20 |   作者: 媒体动态

  俄乌冲突的腥风血雨已持续了一年有余,在诸多战场报道中,以“标枪”、NLAW为代表的各式西方反坦克导弹可谓出尽风头,俨然成为阻挡俄军装甲铁流、挽救基辅于危难的“护国神器”。相比之下,俄军的反坦克武器却鲜少被提及,也缺乏各种战果统计或展示。

  ■手持美制“标枪”导弹的乌军士兵与战地记者合影,“标枪”导弹在媒体的曝光率很高。

  自2023年初以来,西方军援再度升级,M1“艾布拉姆斯”、“豹”2、“挑战者”等西方先进坦克陆续被列入援助清单,并已少量交付,被很多人视为扭转俄乌战局的重要的条件。面对新的对手,俄军宣称将给予强力反击,甚至为击毁西方主战坦克开出了高额赏金,而在新一轮对决中,颇为低调的俄制反坦克导弹能否获得验证自己的机会呢?本文就来了解一下俄军现役最先进的“短号”反坦克导弹,看看有没有赢得悬赏的能力。

  作为冷战时期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,苏联在反坦克导弹的研发上可谓底蕴深厚,其第一代产品9M14导弹(北约代号AT-3)在中东战争中曾重创强悍的以色列装甲兵,在反坦克战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。在AT-3之后,苏联又研发了更多的反坦克导弹,以应对西方坦克持续提升的装甲防护能力,将“甲弹之争”推上一个又一个高潮。

  ■冷战时期,波兰士兵在操纵苏联9M14反坦克导弹,这种导弹大量装备华约部队并出口到世界各地。

  上世纪80年代后期,面对“艾布拉姆斯”、“豹”2等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,苏军认为现役的9M113“竞赛”(北约代号AT-5)反坦克导弹威力严重不足,无法有效对付新型复合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。此外,当时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的苏军发现,反坦克导弹还可以适用于更多的战术场景,除了打击敌方装甲目标外,在摧毁工事、掩体、建筑物,以及杀伤人员等非装甲目标时也非常给力。

  ■俄军装备的9M113“竞赛”反坦克导弹,注意其观瞄装置位于发射筒上方。

  在1988年苏军对新一代反坦克坦克导弹的研发提出了大威力、多用途、模块化的要求,能够对抗西方新型装甲、适合多种作战任务、通用多种搭载平台。新型反坦克导弹由大名鼎鼎的俄罗斯图拉仪器设计制造局研制,其开发工作延续到苏联解体之后。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,最终在1994年首次公开亮相,1998年列装俄军部队,命名为9M133“短号”,北约代号为AT-14“守宝妖精”,是目前俄罗斯反坦克导弹家族中最新和最具威力的型号,并在服役后陆续推出多钟改型。

  作为一种配属步兵反坦克分队的便携式导弹,“短号”系统与苏俄以往的反坦克导弹一脉相承,但同时也颇有创新。总系统由9M133导弹、9P163-1三脚架发射器和1P45-1观瞄制导装置构成,全系统代号为9K135。与“竞赛”导弹不同,“短号”导弹的观瞄制导装置安装在发射筒下方,而不是置于发射筒上方,以此来降低了瞄准基线,使得操作人能更隐蔽地进行操控瞄准。

  “短号”导弹全系统重量为63.7千克,其中导弹重量27千克,连同发射筒重量29千克。导弹弹体全长1.2米,弹体直径152毫米,弹翼展开宽度为460毫米,弹体由前至后分为导引头、前置战斗部、续航发动机、主战斗部、制导部件、起飞发动机几部分,弹体安装有两片鸭式前翼和四片梯形尾翼。“短号”整套系统可由两名步兵携带,发射准备时间不超过1分钟。

  “短号”导弹采取了激光驾束制导方式,与我国的红箭-11、欧洲的短程“崔格特”类似。发射前,操作人需要将瞄准具的十字准线对准目标瞄准,使制导装置发射的激光束锁定目标;发射后,首先由起飞发动机将弹体推出发射筒,之后续航发动机点火,将导弹加速至约250米/秒,其间操作人员需持续保持瞄准状态,也就是让激光束持续照射目标,飞行中的导弹通过比对自身光电管测量的激光束能量差,判断导弹相对激光束的位置,并不断修正方向,确保飞行方向始终处在在激光束形成的通道内;在飞行过程中,导弹会以激光束为轴线绕转,形成螺旋形飞行轨迹。

  “短号”导弹的战斗部采用了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常见的串联战斗部构型,在导弹接触装甲目标后,其前置战斗部首先引爆,以触发目标外层有几率存在的爆炸反应装甲,随后主战斗部起爆,由聚能装药形成的高速金属射流穿透目标的主装甲,对均质装甲的破甲深度可达1000~1200毫米,也能击穿3~3.5米的钢筋混凝土,改进型“短号M”的破甲能力增至1300毫米。

  为了满足多用途的要求,“短号”导弹还配备温压战斗部和高爆破片战斗部,用于攻击建筑物、工事以及杀伤人员,温压战斗部的爆炸能量相当于10千克,而高爆战斗部的装药量为7千克。“短号”导弹基础型号的最小射程为100米,最大射程为5500米,“短号M”的最小射程为150米,使用破甲和温压战斗部时最大射程为8000米,而使用高爆战斗部时可达10000米。

  “短号”导弹作为模块化的反坦克导弹系统,具备极为优良的平台配适能力,除了常规的便携三脚架发射外,还能独立安装在其他机动平台,或与其他武器整合为武器站,可部署于车辆、直升机、舰艇或无人机等各种平台上。比如俄军将“短号”导弹与BMP-3步兵战车底盘相结合,开发了9P163M-1型车载反坦克导弹系统,其升降式发射装置上配有2具发射筒,可自动装填,车内载有16枚导弹,配置的观瞄装置能分别引导2枚导弹,具备双发齐射能力,而且全车仅需两人操作,即驾驶员和射手。

  最新的“短号M”导弹主要安装在“虎”式装甲车上,构成“短号D”车载反坦克导弹导弹系统,非常夸张地安装了2具四联装发射管,能在不到1秒的间隔内连续发射2枚导弹,其制导装置能引导2枚导弹分别攻击不同的目标,也可以同时攻击一个目标。

  ■参加红场阅兵式的“短号D”反坦克导弹发射车,采用“短号M”与“虎”式装甲车的组合。

  “短号”导弹在列装俄军的同时,也被推销到国际军火市场上,其出口型号为“短号M”或“短号EM”,有资料显示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公开或非公开地获得了“短号”导弹,这中间还包括土耳其、约旦这样西方武器的老客户,还被数个国家引进和仿制,比如伊朗就获得了“短号”导弹的特许生产权,以“德拉维耶”导弹的名义自行生产,朝鲜也对“短号”导弹进行了仿制,研发生产了“火鸟-3”导弹。有资料称“短号”导弹的产量已达35000枚以上。

  ■在朝鲜阅兵式上亮相的“火鸟-3”反坦克导弹,为“短号”导弹的仿制版本。

  由于出口范围广,在俄乌冲突之前,“短号”导弹再已亮相于世界各地的战争和武装冲突中,而且颇有斩获,其击杀纪录中不乏西方一流主战坦克。

  根据美国“全球安全”网站的消息,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,美军曾有2辆M1A2“艾布拉姆斯”主战坦克和1辆M2/3“布莱德利”步兵战车被“短号”导弹所击毁。虽然美国国防部并未正式加以确认,但美军一位坦克连长在回忆录中曾指出“短号”导弹是美国坦克兵公认的最大威胁之一,从侧面佐证了“短号”的战斗力。

  在2006年的黎以军事冲突中,黎巴嫩游击队成功地使用“短号”击毁了4辆以色列国防军的“梅卡瓦3/4”主战坦克、数辆“百夫长”改装的“美洲狮”重型装甲输送车,以及数辆装甲推土机。“梅卡瓦”主战坦克素以装甲坚厚、防御完善而著称,也在“短号”的奏鸣下折戟沉沙,令以军颇为震惊,甚至派出外交人员前往莫斯科,要求俄方追查这批“短号”导弹的来源,最后不了了之。此后,以军迅速研发并装备了“战利品”主动防御系统加以应对。

  在叙利亚内战中,“短号”导弹的表现依然抢眼,叙利亚政府军和武装都使用“短号”导弹相互攻击,除了消灭坦克、装甲车等硬目标外,“短号”在城市巷战中清理建筑物和摧毁火力点时也十分奏效。2017年,在叙利亚战场上土耳其军队在清剿“国”武装时被击毁了6辆“豹”2坦克。军迷们喜闻乐见地看到了西方坦克也学会了俄式坦克“飞炮塔”的祖传绝技,据说击毁它们的正是“短号”导弹。可见在“短号”的强大威力面前,多年蝉联世界坦克排行榜榜首的“豹”2坦克也金身不保了。

  那么,早已硬刚过西方主战坦克且战绩不俗的“短号”,为何在俄乌冲突中却如此低调呢?其实不然。笔者查阅了有关的资料,在一些流出的俄军反坦克小组的第一视角镜头、无人机视角镜头等战场实拍视频里,“短号”的实战应用还是相当普遍的,也取得了不少击毁战果。能够准确的看出,在俄乌战场上“短号”更多充当步兵支援武器的角色,俄军除了用“短号”打击乌军装甲目标外,还经常用它来压制、摧毁乌军火力点,甚至杀伤狙击手这类单个作战人员,有兴趣的读者朋友能自行搜索。

  ■与大口径机枪、榴弹发射器一道展示的“短号”导弹,表明它作为步兵支援武器的角色。

  既然如此,为什么“短号”的战场名声远不及西方同行呢?作者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:首先,俄乌冲突已经打成了二战后最大的烂仗,乌东战场慢慢的变成了各国常规武器的试验场,以往只出现在红场阅兵的俄军高技术兵器纷纷登场,比起高超声速导弹、伊朗无人机、战斗机器人这类自带流量的明星武器,“短号”这类小玩意自然入不了一众吃瓜群众的法眼,没啥关注度,战绩自然就不那么显眼。

  其次,众所周知本次俄乌冲突的舆论话语权基本都被西方掌握,西方媒体乐于夸大乌军战绩,无视俄军战绩,君不见被吹上天的“海马斯”、“标枪”、“毒刺”三宝吗?俄军公布的战绩里通常只提摧毁装备数量,并不提是使用何种武器做到的,两相叠加,“短号”战绩不彰毫不奇怪。

  再次,“短号”导弹的出口单价约14万美元,虽然比美制“标枪”便宜,但要比俄军的“竞赛”导弹贵上六七倍,对俄军而言是相当昂贵的武器。长期以来,俄罗斯经济不景气,每年1千亿美元的军费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,既要维持庞大的核武库,又要还要应付俄乌冲突的消耗,地主家也没有余粮,只好吃苏联时期的老本,眼瞅着T-62、MT-LB甚至装甲列车都启封上阵,“短号”这种后冷战的高新装备自然是用不起、供不上,既然俄国大兵都没法敞开来打“短号”,战绩当然会受到一定影响。

  据公开报道,“豹”2主战坦克正陆续交付乌克兰,后续英国的“挑战者2”以及美国的“艾布拉姆斯”也不会太远。面对西方先进坦克的严峻挑战,俄国防部也展现出充分的信心,宣称俄军坦克和反坦克武器能够有效摧毁北约坦克,还特别提到了“短号”。如果“短号”能够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让“豹”2的炮塔也在乌克兰飞起来,必将一鸣惊人,身价倍增。那么“短号”究竟能不能够做到呢?还要看它的几个绝活。

  如前所述,“短号”采取了激光驾束制导方式,实现了“人在回路中”,反应灵敏,精确度较高。导弹的制导部件位于弹体尾部,可以无视对方发射的干扰波束,抗干扰能力强。螺旋形飞行路线能够大大降低被拦截的风险,对于烟雾弹、红外线等主被动干扰手段有较强的对抗能力,能保证较高的命中率。改进的“短号M”型增加了热成像制导模式,具备了“发射后不用管”能力,可谓是如虎添翼。

  “短号”具有同类导弹中最远的射程,“短号M”的最大射程更是达到惊人的8000~10000米,远超乌军装备的“标枪”、NLAW等西方反坦克导弹,也超出坦克炮的正常交战距离。俗话说“一寸长一寸强”,超远的射程将使“短号”在反装甲作战中占据先手优势。

  如前所述,“短号”采用串联战斗部,前置战斗部用来击穿和引爆爆炸反应装甲,主战斗部用于击穿主装甲,破甲深度可达1300毫米均质钢装甲。“短号”还可以串联发射,即发射的2枚导弹在一束短时间间隔的激光束中相互跟踪,有助于欺骗对方的主动防御系统,进一步增加毁伤概率。理论上“短号”以90度命中“豹”2、“艾布拉姆斯”这一级别坦克的主装甲,毁杀效率可达70~80%。

  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大家可以得知,单纯从“甲弹对抗”的技术角度看,“短号”对付西方坦克还是有很高胜算的,事实上在先前的实战运用中,“艾布拉姆斯”和“豹”2早已被“短号”多次蹂躏,但能否在俄乌战场上赢得胜利,还要看俄军的战术运用是不是合理。伟人早有论断:“武器是战争的主要的因素,但不是决定因素,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。”在俄乌冲突的新阶段,“短号”到底短不短,还需拭目以待。

  ■“短号”能否发挥出威力,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俄军士兵的训练水平和战术运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
网友评论

版权所有 :旧版米乐体育app下载/m6米乐手机登陆入口 - XML